2013第五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建造的国际建筑师包括四位普林兹策建筑大奖获得者扎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王澍及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院长莫森等的11件大型公共艺术作品,璀璨呈现在鸟巢南广场和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公园,这是首次中国乃至世界最大规模的公共艺术展示,它从首都北京向全国和世界发出了一条积极的讯息——公共空间文化创意激活城市新面貌,这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城一段新记忆,它昭示着北京引领全国当代特色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并自觉地从北京出走,通过有组织地全国范围内的公共艺术创作巡展活动,倡导一场城市文化复兴运动,以此鼓励和拉动一项旷日持久的全球性的文化创意事业。

  这次以“美丽中国——我的城市,我的家”为主题的建筑文化活动,是一次高质量的城市广场公共空间艺术活动,是一个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艺术普及活动,是一场激活大众参与的群众性文化创意素质教育。

  国民的文明素质优劣是一个国家兴盛和衰败的内在根源。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世界历史上出现又相继消亡的文明,发现灭亡的原因无一例外的都不是他杀,而是自灭。原因是他们失去了本源于内在的文化创造的拉动力,失去了创新生长的活力,结果被历史淘汰。我们的国家要走复兴之路,城镇乡村要优质建设、社会要繁荣兴旺,人民要安康幸福,就要从我们的国民素质的基本教育和文明创新程度的大力提升上下功夫。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成就斐然,城市化建设不应千城一面已是全民的共识。这次展会,聚首东西方建筑大师,通融传统和现代文化,进行国际公共空间艺术创作交流。在坡地上、绿丛里、草坪中、道路旁、地铁口、广场一隅,作品都在零距离的与来自世界各国、祖国各地的广大公众平易地交流,友好地对话,和庞大的鸟巢、水立方形成呼应、交互的空间律动关系,构成了北京城独特的建筑艺术交响乐的一章新曲。不仅让大众充分享受建筑大师给予北京城市优美、神奇、震撼的最新公共艺术成果,还特别传递城市建设者服务公众,服务城市特色发展的理念,呼吁城市建设应该是艺术城市的升级版,发掘城市个性化的文化艺术。

  当代城市亟待多姿多彩的公共艺术创作来丰富、提升大众高质量的文化生活。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形态的产物,也是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理想与激情的一种集中反映。鼓励和支持生机勃勃而又不断创新的公共艺术优质环境是城市健康发展的生命线。

  博物馆、美术馆、体育场、城市广场、社区、街道,乃至乡村井口等任何形式的公共空间,都是关乎民众文化素质普及性教育和提高的重要基地,是我们文化和教育的职能部门及从业人员去尽心尽力尽责尽意地履行职责和义务的场域,这份共同营造中华文明的使命是责无旁贷的。

  公共艺术是一种思想方式,是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组委会计划,在未来的数月,将在多个城市进行巡展,鼓励国际建筑师、艺术家们,所到地区、城市及互联网大众积极参与城市公共艺术创作,挖掘区域文化内涵,恢复城市的历史记忆,注入当代人文精神,营造宜居、艺术的生存环境,体现信息时代的当代性、国际性和地域特征。

  夜晚城市的亮化优化是双年展国际城市公共艺术创作征集活动的一大要点,是未来城市文化特色发展的一个努力方向,将作为评价一个城市文化水平、公共艺术氛围、生活品质、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

  这届双年展的城市公共艺术展示和宣传只是万里长征走出的第一步,城市文化复兴任重道远,有许多的工作要做,双年展组委会计划到全国各地巡展,在巡展过程中将起到一个宣传队和播种机的作用,让更多百姓受到启迪和熏陶,让更多民众热爱自己的城市,为自己的城市发展建言献策,把自己生活的城市建设得更美丽,使新型城镇化建设因此而受益。

 

点赞(0)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