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1

《一瞬间》

设计者:赫尔佐格和德梅隆

鸟巢设计者和1000个绣墩

在本次鸟巢双年展的展出中,最大的看点莫过于鸟巢设计者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的作品。因为今年也是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五周年,作为主场馆的鸟巢实现了其作为建筑体的核心使命,在此后的五年里,这里都发生了什么?人们到这里感受到了什么?对设计者来说,他们也想知道。于是,就有了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互动性作品——《一瞬间》。

他们是如何构思的呢?在给本届中国国际建筑双年展组委会的信件上,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简单讲述了他们的设计理念:“我们意图建立一个捕捉在国家体育场日常生活的档案,因此设计在体育场周边陈列一些陶瓷凳子,邀请公众聚集坐在这里,并对他们游览鸟巢做出体验。这些来自景德镇美丽的传统凳子,将在顶部雕上鸟巢的平面图,并将把在鸟巢捕捉到的图像印到凳子上。”

也许对外界来说,这些文字非常简单,但对中国国际建筑双年展组委会执行主席刘凌宏来说,这短短的几句话中蕴含了更多的细节。刘凌宏说,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之前对中国文化并不了解,通过设计鸟巢,并大量接触中国人之后,他们对于中国的文化越来越了解。这次参加双年展,他们对如何做一个达到或者超越鸟巢的公众艺术品,找不到准确的定位。“他们一直很犹豫,到底做一个什么东西来匹配鸟巢呢?”通过沟通后,他们得到了启发,不再考虑鸟巢,而是以中国的元素来表达对鸟巢的感情。

为了更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特色,赫尔佐格和德梅隆选择了以极具中国特色的陶瓷为载体。他首选就是去景德镇挑选陶瓷,并选用了最古老的艺术形式——绣墩。

五年期间,鸟巢不仅承办了精彩的赛事,也成为景点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留下过很多精彩的瞬间。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就把这些照片融合起来,设计出一个个绣墩的图案,再请中国的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一起创造,这也就是作品名称“一瞬间(The Instant)”的由来。它以绣墩为载体,将鸟巢以及围绕鸟巢的故事融为一体。

本次双年展,他们总共做了1000个绣墩,然后在广场上以形似五环的形状摆开,并且在后面还竖有一面大的屏幕,参观者拍照留念的同时,发微博就可以直接在屏幕上展示出来。利用现代的科技,将这些艺术作品和参观者互动起来,“这就是一个完整的作品,既是一个纪念品,还是一个公众艺术品,也是一个行为艺术品。”

中国国际建筑双年展组委会秘书长罗丽指出,本次双年展,光影艺术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参展的作品都设计了特色灯光,为人们展现出另外一番景象。在罗丽看来,一个艺术的城市,一个幸福指数很高的城市,白天和晚上的要求同样重要,“晚间是人类恢复身心的重要节点,而建筑艺术双年展将坚持鼓励这种创造力。”

罗丽透露,他们正在筹划“光影艺术秀”的活动,目前也成立了艺术光影委员会,而且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也愿意参与进来,并做了一些方案:夜晚的时候,将普通观众的图片和视频,通过投影打在鸟巢的外立面上,即便是被分割了,它依然是五彩斑斓的,不再是如今单调的颜色。她希望广大市民踊跃参与,献计献策,共同打造出鸟巢的艺术高地。

作品2

《飞亭》

设计者:扎哈·哈迪德

15天创造的钢架奇迹

夜晚来鸟巢的人都会发现,在鸟巢的西南角,有一个非常秀美的建筑,在灯光的照耀下,宛如飞鸟一样张开翅膀,而前方就是“鸟巢”,在斑斓的色彩中,我们仿佛看见了一只鸟儿轻盈地舞动翅膀,正飞翔在回家的路上。

这就是建筑大师扎哈·哈迪德参加本次双年展的作品——《飞亭》。

它高12米,由三个四边形双曲面向心围合的亭子组成,三个基点既是整体的支撑,又是三个主体结构的结合点,三个尖锐峰顶在12米高处一齐指向天空,三个尾翼翘起伸向远方,引起人们遐思畅想。

“在夜晚,用光特别讲究,使得它看起来非常轻盈,所以叫飞亭。”罗丽指出,亭子是中国最具传统特色的形式,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寓意,而且在飞亭旁边,是中国艺术家以荷叶为题材的作品,代表了有水域的存在,水域、亭子就构造了一个极具意象的景观环境。

飞亭由很多线条相互缠绕而成,每个管线都不一样,每个节点都不一样,而且因为现代建筑理论的运用,使得以钢为材料的建筑并没有沉重之感,因此,这个建筑是中国的亭子、西方的现代设计理念以及信息时代的电子技术构成的一曲当代城市公共艺术的交响乐,与鸟巢结构出一个生态的空间画卷。

因为飞亭的线条有很多的节点,而且每个节点又不一样,因此在快要搭建的时候,设计方案还在不断的完善中,中方的建筑团队还和扎哈的设计团队“打赌”:15天绝对能建起来。

这些材料先在厂里一根一根焊出来,再用大卡车拉到北京,然后在鸟巢吊装、焊接再油漆,通过杭州请来的40名建筑工人的连夜赶制,飞亭也如期建成。这让设计团队非常震惊,因为在英国即便是4个月也不一定能建起来。

罗丽说,原本设计的飞亭,这些线条是用竹子来完成的,竹子更能体现轻盈的感觉,也更能展现女性建筑师的特色,但一则时间上来不及,二来因为竹子还需要烤制等工艺,而且北方的气候也不太适合,容量裂开,所以最后用了钢架。“但是,不过在其他地方展出的时候,会考虑用竹子来建。”

罗丽介绍,在世界范围内,如果在一个公园内,每年请一个大师展出一件作品,就是全球知晓的事件了。现在在鸟巢展出了12件建筑大师的作品,“目前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公共艺术作品展。”这也是为了后奥运广场的激活而做的努力。她指出,目前的城市建筑中,很多建筑物非常孤立,和前后左右的建筑物没有呼应起来,她希望通过这些建筑,给艺术城市的建设带来一些引导和启发。

作品3

《从一站到另一站》

设计者:王澍

广场上的江南乡村

鸟巢西边的广场上,有一处小木屋,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正值秋高气爽的时节,在灿烂而浓烈的银杏黄叶的掩映下,小木屋显得格外宁静,而它采用的大面积阳光板,使得阳光倾泻而下。恍然间,有种置身乡野山村的静谧。如果置身室内,看着屋外灿烂的黄色,平添几分明媚。

此情此景,即便是不了解建筑艺术的普通游客也能猜得出,这多半是中国设计师的作品。的确,这个就是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的作品。2012年,他获得了当年的普利兹克建筑奖,成为获得此奖项的唯一亚洲人。

这部作品叫做《从一站到另一站》,方案的构想来自在杭州附近乡村的调研体验:在低缓的山脉和丘陵之间,几乎每绕过一个小山湾,就能看见一个密集的聚落。以城镇的标准看,每个聚落以其紧密的空间结构非单体的连续性,清晰的自然建造体系和景观体系,都构成了一种和现代城市景观不同的微型结构。乡村原野,城际建造,亦繁亦简,节奏天成,传统建筑的神韵在自然、社会和人文方面的综合建树中体现,对当代城市建设的启迪是极具开放性的。

罗丽介绍说,这个建筑在绘制草图的时候,选择的是瓦片和茅草,后来发现时间来不及,而且鸟巢周边的环境更加现代,因此后来在搭建的时候,就采用了阳光板。虽然建筑看上去很简单,但它实际采用了非常细致和复杂的现代建筑理念来建造。

《从一站到另一站》,实际就是两个建筑,有繁有简,这也蕴含了城市建设繁简结合的一种理念。

罗丽告诉记者,他们还组织了一些活动,比如让家长带着小孩在王澍的这个作品里,用积木搭建房子,从小感受大师对于空间的创造性想象。“如果越来越多的大师用他们的智慧,在公共区域打造更多具有创造性的空间,让孩子们进行熏陶,小孩就会觉得自己以后也会这么优秀。”

作品4

《七彩云树》

设计者:宋建明/俞坚/翟音

七彩祥云幻化彩影

在广场上,还有一件五颜六色的像帆一样的建筑作品,也是颇多游客观赏的景点,而这个作品也有一个非常浪漫的名字:《七彩云树》。

罗丽讲解道,古时中国人认为,天上彩色的云气为吉祥的征兆,鸟巢举办的奥运会火炬以祥云的概念表达了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意念,作品以中国传统木建筑结构框架,幻化为七彩的祥云,组成了一片供人们栖息的树荫。这朵飘在鸟巢广场上空的云树,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也是对今天城市与自然关系的再思考。

云树由4000片印上七种彩色的透明薄片汇聚而成。由红橙黄暖色系,与蓝绿紫冷色系,间以银白色系交汇构成,通过光与色的柔美配合,实现交叠的色彩效果,通过空间变幻,混合出自然渐变的“彩云”绚丽的色彩梦幻。

伴随着光阴变化,云树投射到地面上生成的“彩影”,也伴随着风动云片的声响,表现了天地间虚实相生的哲学韵味,基座捕捉着彩云投下的影子,化为人们生活栖息的平台,提供了云树彩影阴凉呵护,更能感应自然与人文的交响。

罗丽介绍,作品的作者宋建明,是城市色彩设计大师,他的作品一般是从整个城市的色彩来考虑。这件作品细分有200多种色彩,它要传递出的是城市的丰富性。她说,本次双年展,除了公共区域的规划,另一个重点就是晚上的亮化和优化。“城市建筑的晚间整体规划,必须放在艺术城市规划的前端。”这些建筑也要参加全国的巡展,每驶向一个城市,这些作品就会提醒城市的设计者,城市的建筑设计应该更美好。

作品5

《乡语》

设计者:朱炳仁

铜质荷叶创造第一

在轻盈的飞亭旁边,有一件用铜制作的艺术品令人感觉有一种浑厚的力量,这个作品用铜包围而成,四周有很多不规则的镂空,而且从这些镂空看进去,建筑物里面还有形似稻谷、凳子之类的物体,看到此,很多人就会联系起乡村的情景来,而这个建筑也取名为:《乡语》。

罗丽说,它的外形来源于倒扣的干枯的荷叶,并将其抽象化。荷叶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纯粹,作品镂空后也跟干枯荷叶的筋脉非常相似,变成了一种力量,荷叶倒扣又有一种山体的感觉,因此这个作品构造出了有山有水的自然意境,而且还蕴含着一种生命力。

她说,这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全铜的当代作品,里面的水稻也是用铜做成。“稻”与“道”谐音,这其中也蕴含着非常多的意义。它告诫人们,不能把种植稻子的地方全变成房子,要保持和自然的亲近,只有土地才是养育人类的本源。

罗丽说,该作品的作者朱炳仁也是知名的铜建筑大师。这次邀请他参加,也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中国在铜艺术方面的创造力远远不够,在美国以铜为原料的生活用品达到了10%,而国内才1%,因此铜的文化创意制造的空间非常大。用铜介入百姓的生活,不仅更实用,还可以带来美的享受。

另外,如果铜的艺术制造工艺慢慢发展起来,就可以使富含铜矿的地区,不只是去卖铜矿为生,那里的人们还可以将铜矿转换为不同形式的铜艺术品,去结构当地不同的空间艺术,塑造不同的文化气质,甚至打造适合当地的产业形式。而且如果有了大量制造铜的艺术人才,产业的附加值就会提升,当地的人们也就不用跑到大城市去生活。罗丽指出,双年展组委会也愿意把这些国际资源配给那些愿意合作的城市。目前也有城市想收藏这个作品,并引进国际资源,建成在铜应用方面的示范,“不要把铜都做成铜疙瘩,可以跟木材、石材配合,做得很好,实现资源的集约化使用。” 本报记者 姜宝君

作品6

《城市框架》

设计者:

莫森·莫斯塔法伊

肺灯照亮都市森林

在鸟巢附近的广场上,游客还会发现一个非常有着工业时代气息的密密麻麻的钢架,它组成了一个秩序井然的“围墙”,在这里面还隐藏着非常不一样的元素:秋千、绿植以及好几个白色的装饰。初见之下,颇有点似曾相识之感。这就是哈佛大学设计研究学院院长莫森·莫斯塔法伊的作品:《城市框架》。

这个装置的框架就像建筑的脚手架或剧场的背景。内部空间的形状和尺寸给人们提供了进行不同活动的机会,对成年人和小孩创造了不一样的空间体验,其中秋千一样的座椅可供人休憩;特别设计的灯具分布在有顶的小空间里;几个悬挂的花园在装置中引入绿色。

罗丽告诉记者,白色的装饰名叫肺灯,意思指像肺一样扩张和呼吸,这里的寓意就是城市要有规矩,也要有自己的空间,自己的活力。而且其中的秋千和绿植,也营造出属于自己的空间。

这个作品提升了基础设计在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化中的重要性。这个结构既有城市的开放性又像住宅一样私密,围合但是开放,使得它具有完整的形式却又有无限扩展的感觉。

作品7

《万花筒》

设计者:刘克成

未完成的万花筒

除了完整的建筑,广场上还有几根不同形状的白色柱子,一看就是没有完成的建筑作品。为何没建成?是时间不够,还是设计不够理想?罗丽解释道,这个作品名为《万花筒》。其作者刘克成是当代建筑遗产委员会亚洲区的主席,他擅长装置艺术材料的运用和奇特艺术效果的展示。这个作品的材料就是金属蜂窝板,它是一种易于生产的工业用品,作为填充材料,曾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金属结构。这种蜂窝板拉开之后,呈现出像蜂窝一样的孔,通过这些孔,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感受不同的色彩、形状,感受光与影的美丽,这种感觉非常类似小时候玩过的“万花筒”的玩具,因此作品也取名为万花筒。

但是这个材料一旦拉开成型之后,就没法再叠回去,不适合再次利用,只能在一个地方永久性地把它打开。因此,本届双年展只是搭建了一个架子,并没有完全展出实物,“一个作品的建筑过程也是展览的内容之一。”如果有城市收藏这个作品,就会把它装在那个城市,作为地标性的公共艺术作品。

另外,本届展出还有一个叫做“变焦亭”的作品没有展出,它实际上是一个生动的增强现实的设备,在广场上足球场大小的地方,上空18米处,装有巨大的投影仪,可以使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存在被检测到,然后并投射到他们所站的地面上,投影和人就能即时的互动起来,“这是一种新的晚间关于空间的体验。”不过,因为各种原因,这个作品没有实现。

作品8

《线立方》

设计者:

Oyler Wu工作室

手工缠出的线立方

本届双年展,除了邀请国际大师,还举办了国际竞赛,并评选了一些奖项,其中有三个设计获得了一等奖,组委会就把这些设计做成了实物。“鼓励所有的人参与这样巡展,鼓励更多的人创造。”

美国Oyler Wu工作室的作品《线立方》就是其中之一。罗丽指出,当时的设计者只有草图,并没有实体,他们就找来工人搭建实体建筑,因为线立方也是有很多线条交汇在一起,工人们则是一点一点用手工缠出来。当设计者看到他们的作品被做成实物,都非常兴奋,专程从美国飞过来拍照留念。“因为只有大师们才会有这样的殊荣,也算是对他们的鼓励。”

这个作品是一个用六个正方形平面围合而成的三维的固体构筑物,正方体是在整个历史上最具标志性的基础的艺术,通过设计出一个抽象的几何立方体,创造出一个可视的、刺激的、丰富的空间体验。

作品9

《细雨》

设计者:SO-IL

灵感来自剪纸线条

美国SO-IL的作品《细雨》给人带来了一种清新的感觉,它设计非常巧妙,它像剪纸一样,剪好后一拉,就成了很多线条串在一起的艺术品。

罗丽介绍,这个作品如梦幻般的晶莹剔透,寄望城市永远清新、美好、洁净,而且建筑的出发点是提供庇护所,人们可以在这里躲避一些恶劣天气。而且一串串的建筑就像丛林一样,下雪天,雪堆在上面,就会非常漂亮;还可以给不同的建筑铺上不同的色彩,这样就会给城市带来不同的景观;这些建筑还可以放在草坪上,底下放一些凳子,如同遮阳伞一样,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作品10

《Outdoor

Room》

设计者:MODU

量身订做致敬鸟巢

美国建筑师MODU设计的竖琴湾极具西方特色,其文化的根源,来源于点缀在18世纪的英国乡村,当时这些结构是一种奢侈的装饰,往往创造出戏剧性的效果。如今,它融入奥运公园,与鸟巢、水立方、玲珑塔进行对话,与当代公众互动,感受东西方空间文化的穿越与融合。

罗丽告诉记者,这些建筑外立面都是纯白色的,而且建造的时候还缩小了三分之一。它的英文名为Outdoor Room,实际上是在一个公共的区域内建了一所用于户外的房子,可以让人们在这里喝茶、聊天。“就像四合院一样,邻里之间可以有一个共同的交流空间。”

竖琴湾的顶部是一个圆形,而这个圆形就是俯瞰鸟巢的圆形,另外它把水立方极具特色的一块一块的特点也融入了作品之中,“它完全是为鸟巢量身订做的。”

作品11

《徽宅》

设计者:

中国古代建筑师

450年老徽宅搬到北京

在广场上,记者还看到了古色古香的徽宅。罗丽说,这个建筑是从安徽一个村庄里实地挪过来,并加以保护的。在当地,这栋古徽宅旁边建了很多新楼房,再不保护,就会被拆完了。有着450多年历史的徽派古宅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修复这样一个行为,也是组委会提倡当代中国城市文化复兴的同时,又对中国古典传统建筑艺术的保护。

“双年展所承担的使命,就是倡导城市文化复兴的同时,又尊重每个城市的特点,把它需要传承的东西继承下来,但是又把它做得更有时代性。”罗丽说,现在正是这样一个契机,很多建筑大师希望来中国施展他们的才华,双年展就是想把这种理念传播出去,利用这些资源,在复兴城市文化的同时,又能考虑每个城市的独特之处。她透露,下一届双年展,将在上海的十里黄埔,结构以水域为主题的建筑。

本报记者 姜宝君

点赞(0)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